那天一大早,一位妈妈抱着三岁的宝贝冲进诊室,把手机递到我面前:“您看,这淡印子才两周,拍照越看越明显,会是白癜风吗?”我抬头仔细看显示器,孩子的左侧面颊确实有一条豆粒大小的浅白色斑片,边界不算特别清晰,表面似乎还有点细小的皮屑。安慰她先别慌,儿童脸上这种浅白斑很常见,病因却五花八门:有的是风吹日晒加偏食引起的白色糠疹;有的是出汗多、真菌作祟的花斑癣;还有一小部分才是真掉队黑素细胞的早期白癜风。单凭一张图片,我们谁都下不了结论。
想弄清这片淡印从哪来,光靠肉眼猜太冒险。通常我会建议做三项简单检查:第一,无创伍德灯,开机一扫,颜色立刻分级,亮白荧光提示黑素脱失,淡白或黄白多半是糠疹;第二,皮肤CT,高分辨率看黑素细胞是否健在,图像对比一目了然;第三,孩子不哭闹时可补做一个真菌镜检,若花斑癣,孢子菌丝会像小毛毛虫一样排着队出现。三套流程走完,基本就能把白斑的“真身”揪出来。
记得去年一个六岁小男孩,右侧太阳穴也是浅浅的白色,父母跑了三家诊所,外用药抹完又停,斑反倒变大。到我们这儿一查伍德灯,荧光颜色介于灰白之间,CT提示黑素尚存,真菌阳性。最后确诊为花斑癣,两周外用抗真菌乳膏就好了。所以检查跳不过去,直接对着图片涂药,容易南辕北辙。
很多家长担心灯照、来回换药孩子哭闹,其实准备几个小游戏就能轻松化解。让小家伙先把“探险电筒”贴在妈妈手背上照一照,温柔光线消除恐惧;再告诉他我们帮“斑点小狗”找家,完成就给贴贴纸。检查全程也就十来分钟,孩子把检查当成游戏,家长心里也踏实。
至于后期动态观察,不妨在手机日历里设提醒,“每两周拍照记一次”,同光源、同角度,连拍三个月。把相册滑一滑,斑点颜色有没有变深变浅、大小有没有跑,比口头感知准得多。
如果出现新发白斑或旧斑边缘突然变清晰,立刻更新照片并面诊复查,别拖到扩散才想办法。
“出生老人说偏方擦生姜汁能好?”不建议,生姜里的6-姜酚可能刺激引发接触性皮炎,反而让颜色更花。
“能不能立刻涂激素膏让它赶紧退?”激素是把双刃剑,用在孩子身上必须剂量、周期两手抓,没有面诊别私自启用。
“网上卖的祛白口服液能用吗?”儿童肝肾代谢能力有限,成分不明的口服液风险高,一切用药请在专业指导下进行。
娃的小脸蛋是家长的心头肉,看到淡白斑就焦虑再正常不过。把专业检查先排上日程,再根据结果对症护理,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。对大多数儿童来说,白斑未必都是白癜风,及时识别、科学应对,孩子依旧可以灿烂如初。
有码不扫,何以扫白斑
轻轻一扫把远大装入口袋,做自己的专属白斑顾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