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诊经常被问到“发现身上有一块颜色变淡,是不是白癜风?要不要抽血?”其实,大多数初诊患者把流程想复杂了。医生先会拿一种叫伍德灯的小紫灯,在黑暗环境里照一照,白癜风的白斑会呈现出亮蓝白色荧光,和汗斑、局限型无色素痣差别很明显,这一步就能把七成以上的情况搞清楚。
如果灯照完了仍拿不准,或者白斑边界模糊,我们会再让皮肤镜去放大看看毛囊口色素有没有逐根丢失,甚至让皮肤CT扫描一下基底层的黑素细胞是不是空壳状态。做这些无创检查,既省钱又舒服,准确率在九成以上。抽血主要的作用是“找伴儿”——比如查甲状腺功能、自身抗体、维生素D或微量元素,看看身体里有没有容易诱发或加重白癜风的隐藏因素。这些指标异常并不会直接告诉医生“这就是白癜风”,但能给后续调养、稳定期治疗方案提供线索。
换句话说,十来岁的孩子刚长一块指甲盖大的白,灯一照就确诊,往往连指尖血都不用扎。五十岁的阿姨脸上大块白,又伴随掉发、心慌,我们就会建议抽管血,看看甲状腺有没有闹脾气。
但也别紧张,只是抽一三五毫升,咱不是做体检大套餐,针对项目越少越好。
第一,光线足的时候拍拍全裸照片,把白斑大小、形状、边缘记录清楚,就诊时让医生一眼看到变化史。第二,面诊当天不要抹遮盖霜、香水、护肤油,免得伍德灯下干扰判断。第三,如果本人同时吃激素或免疫调节类的口服药,提前列个清单,医生好决定检查项目。
有人担心抽血空腹不空腹,其实除了血脂、血糖顺带查一下时需要空腹,其他甲状腺功能、微量元素随时可做,不用折腾饿肚子。也有些患者拿到血常规里某项偏高就紧张,其实轻度的白细胞或嗜酸粒细胞升高,常常是近期感冒、熬夜的应激反应,未必真和白癜风挂钩。
说到底,白癜风是皮下黑素细胞被破坏,诊断核心始终是“看见”细胞,而不是“验血”细胞。所以,如果经济条件有限,优先把钱花在伍德灯、皮肤镜上,先把性质搞清,再按需要补抽血;别一上来就大包大揽,把自己吓得够呛。
小贴士:白斑刚出现时,一般不痛不痒,太阳晒后可能比正常皮肤更容易发红,家属可以拿手机备忘录把每月照片拼成九宫格,观察三到六个月,不着急立刻冲进检验科。若发现白斑中央出现小黑点或者边缘颜色变深,这往往是黑素细胞开始复苏的好迹象,把记录带来门诊,比任何化验单都更有说服力。
有码不扫,何以扫白斑
轻轻一扫把远大装入口袋,做自己的专属白斑顾问!